中阅图书

美丽中国

发布日期:2022-08-24    作者:中阅图书    浏览量:574 次

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
“现在生态越来越好,中华秋沙鸭、骨顶鸡、小天鹅多得很,夏天在河里洗澡时常有小鱼来‘咬’!”讲起禁捕退捕后沅江的变化,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毛家滩村村民唐世利笑容满面。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时指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个是治污,一个是治岸,一个是治渔。长江禁渔是件大事,关系30多万渔民的生计,代价不小,但比起全流域的生态保护还是值得的。”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11.1万艘渔船、23.1万名渔民退捕上岸,将河湖还给自然,万里长江得以休养生息。
  退捕、转产、护渔,长江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长江保护法》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开局良好,非法捕捞得到基本遏制,江豚群体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赤水河鱼类资源量达到禁捕前的1.95倍……
  水质改善、江豚腾跃,正在重新焕发生机不只是长江母亲河。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推进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2022年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对黄河禁渔期制度做出调整,黄河河源区及上游重点水域从2022年4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实行全年禁渔,同时鼓励地方实施更严格的禁渔期制度。
2018年,原农业部发布《关于实行黄河禁渔期制度的通告》,实施为期3个月的流域性禁渔期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本次调整延长了禁渔时间、扩大了禁渔范围,对黄河水产种质资源恢复性增加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提高意义重大,相信黄河水流奔腾、鱼儿长欢的景象将徐徐铺展。
  清波荡漾、岸绿景美、鱼欢人和的水韵变奏,离不开一颗颗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湖泊所谱出的音符。
  烟波浩渺的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由于监管不力、片面强调发展生产等因素,20世纪洪泽湖湖区被大面积圈圩养殖和开垦种植,“到处都是圈圩围网,看不到湖在哪儿、岸在哪儿”,湖泊的调蓄、行洪、生态、供水等功能受到影响。
2018年初,江苏省泗阳县启动“退圩还湖”生态治理工程,清退圩区,安置渔民上岸,恢复自由水面……洪泽湖一汪清水回归,生物多样性增加,鱼、鸟种群数量上升到200多个,昔日一眼望不到头的围坝围网,被碧波荡漾、水鸟翱翔的旖旎迷人风景取代。
  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邛海是西昌乃至全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的“母亲湖”。20世纪60-90年代,由于围海造田、填海造塘等无序发展,近2/3的邛海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水鸟和本土物种减少,水质从Ⅱ类降至Ⅲ类及以下,当地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如何才能让城市发展与邛海生态保护协同共生?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的“四退三还”工程如火如荼展开,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退耕还林等也接连启动。
  邛海水域及湿地面积从2006年不足27平方千米恢复到34平方千米,环湖林草覆盖率达到92%,为多样生物的栖息繁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湿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98种、鸟类210种。在生态向好的情况下,邛海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有效保障了周边居民饮水安全。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加快退耕还湖、退圩还湖、退养还湖,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曾经长期的人水相争,造成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因围垦而消失。而今把水面还给湖泊,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不断涌现,让人与水回归和谐共生。
……

前言序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诗意栖居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精神追求。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今天的中国,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显著增多,天蓝、地绿、水净日益成为常态,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得到有效保障。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87.5%;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9%,我国水环境各项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5%,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人们的“环境幸福指数”不断上扬,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良好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今天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其中一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其中一条,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中的其中一项,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中的其中一战,美丽中国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的其中一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之实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是党领导人民奋斗百年辉煌历史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