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纪,我才读懂了鲁迅《朝花夕拾》背后的复杂人性
发布日期:2023-11-15 作者:中阅图书 浏览量:383 次
学者许子东曾感慨:
“一百年了,鲁迅的话就像昨天说的一样,我从没有看到一个作家可以写出一句话等于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鲁迅的文笔以犀利著称,对人性的洞察也很深刻,一字一句宛若刀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他用一支笔,戳破了千千万万人的面具,说尽了人性的善与恶、光明与阴暗、真诚与虚伪.......
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他就由父亲重病、赴日留学等往事,折射出了人性的复杂之处。
如今,时代变了,环境也变了,人心依旧深不可测,世事仍然沧桑凄凉。
那些年少时听不懂的呐喊,看不透的无奈和彷徨,都已融进了每个成年人正在经历的生活。
当你再度翻开这本书,便能读懂字里行间的悲凉,识破人性幽深的真相。
《父亲的病》——人性的凉薄
在《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先生提及了一段落魄的过往。
他原本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生活优渥,衣食无忧。
但在他少年时期,祖父遭受牢狱之灾,父亲也染上重病,卧床不起。
为了给父亲看病,他时常奔走于各大当铺,换到钱就去请城中最有名的医生。
那位医生诊费高昂,所用药引也稀奇古怪,比如经霜3年的甘蔗、河边挖来的芦根等。
鲁迅照他的要求坚持了两年,费了不少力气,花了大把钱财,父亲的病却越来越严重。
医生眼见鲁迅一家愈发着急,又拿不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担心万一闹出了人命,会给自己惹来大麻烦。
于是,他为了脱身,骗鲁迅说:“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本领更高的陈莲河先生之手,可以好得格外快。”
没想到,他推荐的另一位名医陈莲河,开的药方更令人不可理喻。
其中,药引是一对原配的蟋蟀、十株罕见的平地木,药丸则是全城仅一家药店供应的“败鼓皮丸”,是拿打旧的鼓皮制作而成的。
鲁迅四处找人打听,求人帮忙,甚至去讨好药房伙计,好不容易才凑足了这几样药物。
父亲接连服用了一段时间,身上却愈发肿得厉害,时常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看到鲁迅父亲奄奄一息的模样,陈莲河竟像上一位名医一样,想尽办法为自己开脱。
他对鲁迅鬼话连篇道:“医能医病,不能医命,不如请人看一看前世的冤愆吧。”
没过多久,父亲便病入膏肓,鲁迅只能再次请陈莲河过来看一看。
他借机狮子大张口,将诊费提高了近十倍,药方里却只开了些寻常药物。
鲁迅不到半天就买回了药,煎好给父亲服下去,但毫无半点作用。
最后,父亲在病魔的折磨下,痛苦地离开了人世。
而那两位名医,治病时趁机蒙骗、勒索,出了事却撇清关系,拂袖而去,照样行医赚钱。
一心只顾自身利益,紧要关头算计他人,是人性最大的自私与凉薄。
宋代诗人唐琬说:世情薄,人心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利益是一盏灯,人性却是一把刀。在个人得失面前,人性的锐利暴露无遗。
最凉不过人心,最薄不过人情,不要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
尤其是当你深陷泥沼,等来的往往不是雪中送炭,而是趁火打劫。
《琐记》——人性的虚伪
南郭子綦说:伪善是人性中腐烂的邪恶之一。
假慈悲的好人,比明面上的坏人更需要严防。
他们既见不得别人好,又想落得好名声,总是以花言巧语掩盖歹毒心肠。
一旦你交付信任,放松警惕,对方就会毫不犹豫地捅你一刀。
《琐记》中,鲁迅的邻居衍太太,就是典型的假慈悲。
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孩子们纷纷把冰块掰下来吃。
衍太太向来不许自家儿子参与其中,担心他吃坏了肚子。
看到别家孩子吃冰时,她却笑眯眯说道:“再吃一块吧,我记着,看谁吃得多。”
平日里,别家的孩子们还喜欢打旋子(一种原地转圈的游戏),特别容易摔倒。
衍太太见了并不劝阻,反而站在一旁计数,鼓动孩子们比赛。
有一回,一个叫阿祥的孩子跌倒,恰好被他路过的婶母撞见。
衍太太立刻变了脸,责备阿祥:“你看,不是跌了吗?叫你不要旋,非不听我的话……”
孩子们玩耍时擦破了皮,磕肿了头,回到家总会被自己的母亲训斥。
衍太太却从不指责他们,还招呼他们来家里擦药。
她用烧酒调了中药粉,擦在他们的伤口上,说这不但止痛,还能避免留疤。
实际上,她的“药”根本治不了伤,反而有可能导致伤口发炎、感染。
衍太太看似对孩子们亲切和善,实则是教唆他们学坏,以满足自己的恶趣味。
她不仅欺负无知的孩子,还时常以善良为名,行苟且之事。
鲁迅的父亲临终前,难受得喘不上气,想在安静的氛围中离世。
衍太太却偏要使坏,斥责鲁迅不懂礼数,催促他大声给父亲“叫魂”。
鲁迅只好一声声呼喊“父亲”,剥夺了父亲生前最后的安宁。
他后来每次想起此事,都觉得愧对父亲,为此自责了多年。
父亲去世后,家中经济拮据,鲁迅常为没有零花钱而烦恼。
衍太太假装好心给他出主意,怂恿他去偷母亲的首饰换钱。
鲁迅听了很反感,拒绝了她的提议,也不再跟她来往。
她却四处散播谣言,说鲁迅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
最后,被流言中伤的鲁迅,在家乡没了容身之处,只好背井离乡去南京求学。
人前百般恭维,人后却恶意诋毁;满口仁义道德,手段却不干不净。
如衍太太这般虚情假意的“善人”,简直比魔鬼还要可怕。
行走世间,不怕明目张胆的真恶人,就怕笑里藏刀的假好人。
他们会不动声色地靠近你,刺伤你,令你猝不及防。
无论和谁往来,切记说话留三分,不可全抛一片心。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那张友善的面具下,藏着多少阴暗的恶意。
《藤野先生》——人性的丑陋
1904年,鲁迅赴日本仙台学医,遇见了老师藤野先生。
回国后,他将这段经历,记录在了散文《藤野先生》里。
文中提到,他原本立志以现代医学救助国人,并在藤野先生的指导下,取得了优异成绩。
可学到第二年,他突然改变主意,选择了中途退学。
当时,正值日俄战争期间,学校偶尔会放映相关影片。
有部影片的情节,是中国人为俄军做侦探,身份暴露后被当场枪毙。
只见银幕内,一群中国人涌上前来,事不关己地看热闹,甚至带着喜悦的神情拍手叫好。
鲁迅不禁回想起在中国时,每每有类似的残忍场面,国人总会兴奋地围上去,把别人的痛苦当成乐趣。
他从那些麻木的面孔、刺耳的欢呼中,窥探到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从此以后,他弃医从文,屡次以尖锐的笔触,批判幸灾乐祸的人性之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短篇小说《祝福》。
祥林嫂两任丈夫早逝,孩子阿毛也不幸落入狼口。
孤苦伶仃的她,每天以泪洗面,一遍遍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
可那些听她诉苦的人,并非出于同情,而是想给无聊的生活找点刺激。
他们热心地追问细节,反复戳她的痛处,直到见她落泪,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更有甚者,故意拿别的孩子跟她开玩笑,津津有味地欣赏她的窘态。
旁人的悲苦,仅仅是他们闲聊的谈资;外人的伤痛,不过是他们眼里的笑话。
叔本华说:人性中最坏的特点,就是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幸灾乐祸。
现实中,多的是冷漠的看客,热衷于咀嚼身边人的苦难。
生怕别人过得好,一边假意安慰,一边暗自窃喜;
唯恐事情闹不大,一边围观起哄,一边落井下石。
正所谓,物伤其类,心有戚戚焉。
当别人走背运、落了难,我们可以不出手相助,但不能往对方伤口上撒盐。
倘若人家的墙倒了,你非要上前再推一把,说不定,下一个砸伤的就是你自己。
《狗·猫·鼠》——人性的卑劣
民国时期,爱猫的文人数不胜数,如钱钟书、老舍、丰子恺等。
鲁迅先生却是个例外。
他曾在《狗·猫·鼠》一文中,清算“猫”的种种罪行:
一是对弱者残暴,捉到猎物总是先狠狠折磨一番,再将其吞下;
二是对强者谄媚,见了人类立即摆出一副媚态,想尽办法讨好。
文章发表后,外界给鲁迅贴上了“仇猫”的标签,甚至有人借此批判他。
其实,鲁迅的本意是借猫喻人,他心中真正仇恨的,是那些媚上欺下的人。
鲁迅在厦门教书时,去一家理发店剪头发。
理发师不认识他,见他衣着简朴,断定他是个穷酸的市井小民。
理发师的态度十分恶劣,潦草地剪了几下,就催促他起身离开。
鲁迅没有生气,掏出了一大把钱给他,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金额。
理发师一愣,猜测他也许是个大人物,毕恭毕敬地送他出了门。
过了一段时间,鲁迅又去了那家理发店。
理发师一见他,立即热情地上前接待,对他百般献殷勤。
这回,理发师也一改此前的敷衍,拿出了看家本领,一丝不苟地剪了很久。
可结账时,鲁迅不再出手大方,仔细地数好钱,一个子儿也没多给。
即便如此,理发师也以为是自己招待不周,小心翼翼地对他赔着不是。
见多了像理发师这样的人,鲁迅感慨道:
社会底层的人,会经常互相伤害。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是遇到比他们更凶的兽时便现羊样,遇到比他们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
欺软怕硬、媚上欺下,是刻在无数人骨子里的劣根性。
有人对弱者盛气凌人,以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
有人对低调者不屑一顾,时刻显摆自己的优越感。
但沉溺于欺下的快感,不会使一个人变得强大,反而会放大他的软弱无能。
对上卑躬屈膝,失了骨气;对下趾高气扬,玷污良心,走到哪里都不受人待见。
畏强又凌弱的人,再怎么张牙舞爪,终究是一戳就破的纸老虎。
有人说,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鲁迅。
他笔下的世界,如同一场荒诞的小丑戏,讲人性赤裸裸的显现出来,让我们直视淋漓的鲜血与惨淡的人生。
当你看过了人性的真相,就不会纠结于一时的得失,也不会对他人抱有过高的期待。
真正的猛士,就是在看清人性的复杂后,依旧热爱这黑白交加的生活。
作者:每晚·许朝暮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