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阅图书

《罗刹海市》的讽刺意味

发布日期:2023-09-08    作者:中阅图书    浏览量:290 次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

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
美丰姿,少倜傥,华夏的子弟,
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
龙游险滩流落恶地,

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

……”

 

沉寂十多年的刀郎凭借最新单曲将《聊斋志异》又推到我们面前,《罗刹海市》究竟唱了啥?想要读懂刀郎先生,他所援引的原著中《罗刹海市》这一小故事也就不得不读。

 

罗刹海市

 

主人公马骥“从人浮海,为飓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即罗刹国,此地一切颠倒混淆,丑被认为是美的,越丑的人越可升官发财,国相更是丑到了极致——“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

马骥长相英俊,有“俊人”之号,此国人却“以为妖,群哗而走”,马骥无奈以炭涂面扮张飞之后,却被视为美丽,得以谒见国王,进而拜为大夫。马骥最终无法忍受,毅然离开罗刹国,前往龙官。在这里他的才学得到认可,备受礼遇,龙王还将龙女许配给了马骥,最终衣锦还乡儿女成双。

讽刺的对象是丑,丑的东西往往“不安其位”  而极力装扮成美,这就构成了它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聊斋志异》常常通过情节的提炼和典型化,让反面人物亦即丑的体现者在行动中将其自身所存有的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尖锐、 集中地显现出来,使读者能够透过美丽的形式,看清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的丑陋本质。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

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曾说过:“生命力受了压制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文学作品作为作家精神的产品,不论它采用的是何种表现手法,总是会与其身世、经历、现实感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苦闷正是优秀精神财富的策源之一。

蒲松龄现实世界的人生充满苦闷,远非“马骥”这般幸运。他出生书香门第,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但此后的蒲松龄却屡试不第,一直考到六十多岁,才接受老妻之劝,放弃了仕途幻想。七十一岁时,才被援例为岁贡生。

他曾著诗自述“良禽高飞尽,吾郑数何奇。莫下陵阳泪,三年黍一炊。不恨前途远,止恨流光速。回想三年前,含涕犹在目。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五夜闻鸡后,死灰复欲然”。

 

大约在蒲松龄四十一岁时,由于生活所迫,他开始长期在王村毕家担任私塾先生,《聊斋志异》中大部分精彩绝伦的故事就在这期间陆陆续续地创作改编而来。

世间万事难如意,有台阁之志的蒲松龄,他的两只眼睛,一只注视着“魏阙”,一只注视着民间。前一只眼睛是靠“哲王图治” “圣主垂谟”的美丽幻想在想象,后一只眼睛却在清醒观察。这两只始终同时注视双重对象的眼睛,看到的是天悬地隔的境象。那尖锐的对立,鲜明的对照撞击着作家的心灵,使他产生痛苦的内心颤动,也使他从个人的痛苦和不幸中跳出来,对喧嚣的官场进行深刻而严峻的观察。

 这是一部融合了幻想的奇异性、内容的喜剧性、情节的突然性、语言的幽默泼辣、表达方式的抒情直露以及较高的讽刺格调的充满强烈批判精神的“孤愤之书” 。也许,刀郎新歌借用《聊斋志异》典故的原因只有一个字——“讽”。

 

来源:线装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