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丨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发布日期:2024-04-07 作者:中阅图书 浏览量:366 次
4月4日,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历书》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是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清明,都是我们祭奠祖先、缅怀先辈,致敬英雄、感悟精神的日子。
不忘来时路,不负今朝景,不悲明日事。读懂清明,便也读懂了人生的意义。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
网上有个问题:“祭祖扫墓,真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有人回答说:“祭祖,相信的并不是鬼神,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不会消失,他们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回忆也不会消失。我们的根在这儿,我们的依托在这儿,他们都不会消失。”
死亡,只是改变了生命的状态,并未结束我们与亲人的联系。在这场年复一年的仪式里,最好的缅怀是“记得”。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祖先,是亲人,是故土。清明时节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和精神依托。
一名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自己扫墓时的经历。他问一位老先生:“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每年坚持清明祭扫呢?”老先生说了一句话,令人感触颇深:“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根,走到哪里都是漂泊……”
朋友每年清明到烈士陵园,都要带上自己的小孩。他说,这种一年一次的经历,会让孩子慢慢体味到感恩和责任,铭记烈士们身上那种情怀、气节和精神,这比言传一百遍更有效。
清明,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有哀思、有纪念,应感恩、应奋进。
清明,其实也在提醒着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既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出发,因何而出发;更要遵循父母的教诲,传承先辈的精神。
几十年前,红军北上先遣队领导之一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慷慨赴死;留守苏区的刘伯坚烈士,在遗书中写下“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英勇就义;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烈士,在面对劝降时,大义凛然地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外国人投降的!”即使粮食断绝、啃草根树皮,也战斗到最后一刻;2020年,年仅18岁就牺牲在高原边境的陈祥榕烈士,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尽管时代、年龄、战场不同,但烈士们的信仰追求是一以贯之的。时光变迁,但我们对那些为民族生存、解放和自由而献身的先烈们的崇敬之情,也是不会改变的。
缅怀与纪念,是对昨天的致敬,是对明天的承诺。不忘先祖、不负先烈,绵延不息的怀念与敬意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永存,化作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
一个人只有不忘本,不忘恩,才能更好地立身处世。人人如此,整个国家也会民风淳朴,兴旺发达。
活在当下,不负今朝
古人说:“梨花风气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丰子恺曾说:“清明例行扫墓,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
这并非是不敬,而是另一种关于生命的感悟。清明踏春,既是纪念传承,又能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永和九年,书法家王羲之在清明时节与一众亲朋在兰亭溪边席地而坐。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王羲之兴之所至,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极力赞美山水之美,畅游之乐。一转笔锋,却写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春日短暂,光阴飞逝。不如活在当下,不负今朝,把时间好好利用起来,抓住生命中的每分每秒,不懈怠,不苟且,把有限的时间转变成无限的价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无悔人生。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如果你意识到自己虚度了太多时间,就从此刻开始珍惜分分秒秒。过去的事已不可改变,我们能痛下决心把握当下,才能活出精彩。
丰子恺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清明是一个重要的时节。它美好,代表春耕与播种、未来与希望;它深刻,代表祖先与英烈、感恩与继承。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且惜春光。
来源:民生网《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