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与河流
发布日期:2025-05-13 作者:中阅图书 浏览量:24 次
这是我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散文精选集。
我将十年创作的精华,浓缩在这本书中,并花费数月,对过去的文字进行逐字逐句的全新修订。整个行程,仿佛划一叶小舟逆流而上,将十年光阴重新走过;中途多次停下,安静凝视这段在异乡书写故乡的珍贵岁月。
这是迄今为止,我个人最珍爱的作品。不仅因为它来自我的故乡,同时带有我在北疆大地十年生活的印记;更因为这是我开启明确主题写作,并具有清晰创作自觉的十年里,结出的一枚饱满的果实。它摇摇晃晃地挂在童年的枝头,隔着三十年的漫长光阴,向千里之外的我,绽出明亮的笑容。
我常常希望穿上隐身衣,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在童年的村庄里,沿着那些老旧的街巷,再无所事事地游荡一次。我已经很多年不曾回过出生的那片土地,或许,此后的很多年,我也不会抵达。我就这样依靠回忆,无休无止地写了十年,将弥漫了半生的根植于童年的哀愁,全部化成文字。在梦里,我常常回到炊烟缭绕的故乡,那些知晓我一切秘密和爱恨的人,还像他们年轻时的样子,站在大道上说笑,算计,嫉妒,吵嚷。一阵风吹过,整个村庄都晃动着细碎的金子一样的阳光。
回顾二十年的创作,我忽然发现,我其实从未真正地离开过童年,那敏感的、孤独的、惶恐的、不太快乐的童年。那段生命最初的岁月,仿佛化作一条流经我一生的河流,不管我走到哪里,它都亦步亦趋。以至于我整个的写作视角,对于世间万物的认知,都带上了童年的印记。
命运最终将我带到千里之外的蒙古高原。当我远离故土,站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我才意识到我拼命想要逃离的故乡,于我的生命多么重要。简单的爱与恨,并不能涵盖我对这片土地深沉与复杂的情感。事实上,我有多么恨它,就有多么爱它。它让我成为而今的我,一个坦诚面对自我生命的独立的个体,一个站在塞外北疆的大地上,时时浮起万千哀愁的我。
本书描绘了我童年视角下的乡村生活图景。乡村琐碎人事,动植物,以及天地间那些虚空的慰藉了人类哀伤的事物。我几乎将自己的前半生,全部放置其中。北疆呼啸而过的粗砺大风,一日日吹过我的窗前,我在风的吼叫声中,借助文字,一次次回返梦中的家园。此书既是我对过去人生的总结,也是十年间我对生命、故土、迁徙、自然及天地万物认知的呈现。文字记录下的看似是个体的生活,却代表了我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民众的观察,以及跟我一样从乡村走入城市的一代人的思考,并纳括了我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在我的少年时代,生命在乡村是卑微的,人们缺乏对于生命,尤其是弱小昆虫草木的尊重。生与死,如同四季的更换,在无数个村庄里日日上演。而当我抵达位于中国最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我第一次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人类的渺小;草木牛羊、狼群骏马、鹰隼飞鸟,它们才是大地上真正的主人,人类不过是借助于它们,在天地间生存。万物相爱,让其保持自由的生命样貌,不去打扰,亦是对人类自我的尊重与保护。而让每一个生命,像草木虫鱼或者风与云朵那样自由舒展,也是沉默却永恒的天地,给予我们的启示。
我因这样的启示,热爱北疆广袤大地上的一切。犹如热爱给予我生命的故土。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