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阅图书

“公文抄袭病”,根子在作风

发布日期:2025-11-18    作者:中阅图书    浏览量:17 次

   近期,内蒙古、青海、广西、甘肃、陕西等多省区推进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公文抄袭危害甚深,不仅浪费行政资源,更可能导致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失真走样,助长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的不良风气。整治公文抄袭,就是要坚决剜除这颗影响行政机体健康、侵蚀实干精神的毒瘤

 

   公文是政策落实的导航仪、决策部署的施工图,其核心价值在于真实反映基层实际、精准指导具体工作。然而现实工作中,一些党政干部却将抄袭视作为捷径,视公文为走过场工具。有的制定文件照搬照抄、出台制度依葫芦画瓢,有的奉行拿来主义移花接木、撰写文稿新瓶装旧酒,甚至有的张冠李戴,闹出公文乌龙的笑话……这种屡禁不止的公文抄袭顽疾,极大地消解了公文的权威性,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文风反映作风,作风关乎政风。从表象看,基层公文克隆,貌似是文字表述功底不足”“工作时间捉襟见肘惹的祸,但实质却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具体体现,折射出少数党员干部责任意识缺失、政绩观错位,重形式、轻实效,工作作风虚空假等深层次问题。

 

   公文抄袭是文风问题,更是作风问题。其背后是对公共事务的敷衍,是懒政怠政病传递式发文、共享式写作乱象,既有执笔者文字能力欠缺、投机取巧走捷径之过,也有各级党政领导责任意识的淡薄、工作作风虚浮不实之因。有些地方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未能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抓落实。甚至有的打折扣、搞变通,以文件落实文件,将抓落实简单等同于发文件,以材料厚度来衡量落实的力度,搞唯材料论,致使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助长公文抄袭之风。

 

   作风务实,文风不虚。整治公文抄袭这一沉疴积弊,需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强化党性教育,倡导言由己出。让各级干部真正懂得公文不是官样文章,而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坚持把公文的实质内容放在第一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广纳民意,多站在群众视角观察思考问题,从根本上破除思想积弊,铲除抄袭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要培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各级领导机关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力,切实为基层减负,纠治重痕轻绩倾向,把握好报送材料的尺度,让公文回归服务决策、推动工作的本质属性。与此同时,要对公文抄袭问题严肃问责,查处一案、警示一片,形成不敢抄的震慑。

 

   整治公文抄袭,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只有以霹雳手段专项整治,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方能真正铲除公文抄袭的作风病灶,让每一份公文都成为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 魏顺庆

来源 | 人民网-观点频道